Translate

2025年10月9日 星期四

國際專案管理師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MP)®

什麼是國際專案管理師?What is PMP?
是由美國專案管理學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頒發的全球性專業認證,證明持有者具備專業的專案管理知識與能力。

關於準備考試,以及考題等內容,不在本文範圍
本文跟大家分享,經過PMP上課與考試準備洗禮,以及在日常專案管理工作當中,我如何再次看待「專案管理」這件事。

首先是定義
什麼是專案管理?
每個人對於專案管理的定義都不一樣。有些人覺得做一件不會當天完成的事,可能就可以是「奈米」專案;如果要三個月,可能是個小專案;如果要六個月,可能是個中型專案;如果要一年以上,可能是個大專案。

但事實上,與其用「時間長短」來判定,可能以「內容性質」來判定,會比較適合一些
專案就是要增加價值,要有變動/更動/帶來價值,才可以稱得是專案;否則,其他的大概就都是日常營運當中的一點點「微調」而已。

Operation+Project=Portfolio
營運+專案=投資組合

無論是股市投資,還是企業營運,上述兩者都有不同%的搭配,才會是一包投資或一間企業穩健向前的狀況。可以0:100或100:0,但也可以30:70或70:30。

一年以上的變動與價值提升,可以稱之為專案。
專責/專注/專人負責新穎項目的推進,可以稱之為專案。
專案需要瞻前顧後,也需要風險管理,才可以稱之為專案。

如果可以兼著做,如果可以三天捕魚兩天曬網偶爾關心的那種,只是奈米局部創新,或根本就是日常例行公事的刪刪減減而已。

在台灣,我負責過十幾億的大型智慧醫療專案,也負責過幾百萬的數位轉型服務體驗專案。在這些專案過程當中,很吃重的就是人格特質。

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PM的情緒穩定度,對於專案事項的推進,以及跨單位之間的人員溝通與協作順暢度來說,成正比,相當重要。認真不是輸了,而是認真地當下,不需把情感帶進來,就事論事才是真王道。

與人聊聊、多點評估、多次迭代的ABCD草案的研擬,一改再改,才能夠找出自己與團隊的盲點,進而讓專案的大框架與細節都能夠持續,在一次次的琢磨過程中,不斷完善,降低風險,提高專案成功的機率。

風險管理方面,我們有多麼想要減少與降低不完美與可能遇見的風險,我們就會多麼願意投入資源以避免那些明明可以不出現的預期中事物。

要完全Avoid的事物,就不要只是mitigate而已,甚至在我們不經意之間,根本就transfer不了,最後只能強迫自己與團隊accept。同時我們更需要有上報escalate的勇氣。有些專案或事項,根本就不值得做、中間應該停下來、因為資源消失而應該結案,但很常我們就是硬做,最後時間都消磨在這邊。

正面風險稱之為機會,負面風險稱之為威脅。

針對已知與未知的Buffer應對,是完全不一樣的。明明就知道他會來,contingency reserve就是早就編列,而再上升的未知,才找sponsor要management reserve應對之。

Buffer要留在自己手上,才能夠讓critical path的推進游刃有餘,非必要,不要一直crashing,開發人員也是需要休息的。

IPEMC是專案的生命週期
Initiate, Plan, Execute, Monitor, Close
基礎打得穩,後面樹就會自然長得好。在IP過程中,好好反覆琢磨與拋光,E自然輕鬆自在,M與C的愜意也是可以想見的。

專案管理金三角是Scope, Schedule, Cost
這金三角彼此互相關聯與牽制著,看看希望用正三角的方式推進,還是用倒三角的方式嘗試發展。
好好的確認以下的順序,並不是要背誦,而是知道其所以然,自然知其然,都是關關相連。

4.2 develop project management plan 發展專案管理計畫
5.1 plan scope management 規劃範疇管理
5.2 collect requirements 蒐集需求
5.3 define scope 定義範疇
5.4 create WBS 建立WBS
6.1 plan schedule management 規劃時程管理
6.2 define activities 定義活動
6.3 sequence activities 排序活動
6.4 estimate activity duration 估算活動期程
6.5 develop schedule 發展時程
7.1 plan cost management 規劃成本管理
7.2 estimate cost 估算成本
7.3 dertermine budget 決定預算

在持續Sprint的過程中,就是可以持續地溝通與改良技術與合作,不需要等到最後retrospective才做。然而知易行難,在工作者跟那一夜干一樣,「正面兼完反面兼」的千手觀音工作環境中,很難專注、很難在高效率的同時,又可以耐住性子,與團隊不斷地提升技術與修正合作方法/培養互動默契。

整體來說,PMP是一套國際專案管理的邏輯架構與思維建立體系。如果希望在職涯發展過程中,更看得懂各方利害關係人,可能在思考什麼,建議直接跨進來PMP的世界!

如果想上課、無論要不要考證照,瞭解觀念也可以,直接留言或是mail給騰輝吧!
markehealth@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