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事業服務不斷推陳出新的年代,企業該如何自處?
企業營運每天都會遇到許多機會與挑戰,有些挑戰是思維模式僵化,有些則是人事異動,有些可能是組織架構。在事業服務、與客戶互動的機會越來越多的年代,不少企業會發展出越來越多「事業體」。在子公司與事業體的財務報表合併以外,這些服務、組織之間的互動關係,對於整體集團的進展、營運,又有什麼意義與益處呢?
1998年創立的Google,在2015年建立了母公司Alphabet,
2004年創立的Facebook,在2021年改名 Meta,其實就可以視為建立母公司Meta。
1998年到2015年是17年的時間
2004年到2021年也是17年的時間
看來,當一間國際大型企業持續發展各項事業服務,並且事業體漸多的時候,就必須要有不同的轉變,同時必須調整組織架構調整。這樣的時間區間,大約是15到20年之間,企業也逐漸往「集團化」發展。
人類:母生子
企業:子生母
企業先推出一項關鍵且有市場競爭力的服務,營業了數年後,企業開始併購及自行研發出許多不同服務。接著這些眾多的服務,在某些關鍵時刻,就會開始需要有一個「品牌」,一個「母」親的角色,來成為所有服務的大品牌。這個「母」親的角色,也是讓所有服務,能夠擁有一個共同「依歸」,所以許多國際型大企業與品牌,才紛紛在這些時間點「向上」、「反向」長出「母公司」。
在人類的世界,一般來說,都是先有「母」親,才有孩「子」,而在商業的世界,也是可以先有「母」再有「子」,但在跨域服務與網路頻繁交流的年代,有時候必須先推出一項厲害的服務,企業才有機會搶奪夠大的市佔,站穩市場後,企業因為組織架構的需求,所以將原先的「唯一」品牌定位為「子」,之後再創立一間「母」公司,來整合所有服務。
子公司Google變出母公司Alphabet
子公司Facebook變出母公司Meta
以Google來說,旗下子公司就包括Calico, CapitalG, Chronicle, DeepMind, Google, Google Fiber, GV, Jigsaw, Loon LCC, Sidewalk Labs, Verily, Waymo, X等等,所以必須創建Alphabet這樣的母公司,來管理與統整所有子公司的服務。
2004年創立的Facebook,在2021年改名 Meta,其實就可以視為建立母公司Meta。
1998年到2015年是17年的時間
2004年到2021年也是17年的時間
看來,當一間國際大型企業持續發展各項事業服務,並且事業體漸多的時候,就必須要有不同的轉變,同時必須調整組織架構調整。這樣的時間區間,大約是15到20年之間,企業也逐漸往「集團化」發展。
人類:母生子
企業:子生母
企業先推出一項關鍵且有市場競爭力的服務,營業了數年後,企業開始併購及自行研發出許多不同服務。接著這些眾多的服務,在某些關鍵時刻,就會開始需要有一個「品牌」,一個「母」親的角色,來成為所有服務的大品牌。這個「母」親的角色,也是讓所有服務,能夠擁有一個共同「依歸」,所以許多國際型大企業與品牌,才紛紛在這些時間點「向上」、「反向」長出「母公司」。
在人類的世界,一般來說,都是先有「母」親,才有孩「子」,而在商業的世界,也是可以先有「母」再有「子」,但在跨域服務與網路頻繁交流的年代,有時候必須先推出一項厲害的服務,企業才有機會搶奪夠大的市佔,站穩市場後,企業因為組織架構的需求,所以將原先的「唯一」品牌定位為「子」,之後再創立一間「母」公司,來整合所有服務。
子公司Google變出母公司Alphabet
子公司Facebook變出母公司Meta
以Google來說,旗下子公司就包括Calico, CapitalG, Chronicle, DeepMind, Google, Google Fiber, GV, Jigsaw, Loon LCC, Sidewalk Labs, Verily, Waymo, X等等,所以必須創建Alphabet這樣的母公司,來管理與統整所有子公司的服務。
此外,母公司的誕生,在角色上也有協助劃分權責、利益、品牌的效益。以上面這個列表為例,如果某天Google的搜尋引擎服務突然出了問題,那也僅是「子」公司Google自己的問題而已,對於其他如Chronicle, DeepMind等「兄弟」公司就較沒有營運上的衝擊。
而以最近更換名稱的Meta,也就是Facebook為例,Facebook, Parakey, ConnectU, FriendFeed, Octazen, Divvyshot, Friendster, ShareGrove, Nextstop, Chai Labs, Hot Potato, Drop.Io, FB.com, Rel8tion, Beluga, Snaptu, RecRec, DayTum, Sofa, MailRank, Push Pop Press, Friend.ly, Strobe, Gowalla, Instagram, Tagtile, Glancee, Lightbox.com, Karma, Face.com, Spool, Acrylic Software, Threadsy, Atlas, Osmeta, Hot Studio, Spaceport, Parse, Monoidics, Jibbigo, Onavo, SportStream, Little Eye Labs, Branch, WhatsApp, Oculus VR, Ascenta, ProtoGeo Oy, PrivateCore, LiveRail, WaveGroup Sound, Wit.ai, Quickfire, TheFind, Surreal Vision, Pebbles, MSQRD, Two Big Ears, Unit 2 Games 等等都是Facebook旗下這些年從2005到2021年,陸續收購進來的子公司。
其中台灣人比較知道的可能有Instagram, MSQRD, WhatsApp 等等。如果這些公司發生一些當機,或是一些營運上的問題時,有了母公司Meta的臉書集團,就可以讓子公司自己的權責更加清楚劃分,也不會影響到彼此的營運,彼此與自己的投資人、洽談中合作案的一些進度受到衝擊。
台灣醫療集團盛弘醫藥
從敏盛醫院為核心長出的數位大健康生態系
在台灣的醫療健康照護服務產業中,1975年創立的敏盛綜合醫院,隨著各項事業發展陸續推出不同的健康、醫療、照護服務,在2003年創立了「母公司」盛弘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敏盛醫院則成為眾多子公司的一員,母公司盛弘也在2011年正式上櫃,而子公司也包括哈佛健診、躍獅健康、敏成健康、瑪科隆、新竹科學園區員工診所、盛雲電商、精準健康、方鼎資訊、醫電數位轉型等等子公司與孫公司。
由母、子、孫等公司的健康、醫療、照護、醫材、服務等事業體,整合上下游垂直領域,以及採用水平分工的合作模式,盛弘醫藥集團結合了專業醫師、藥師、護理師、醫檢師等醫藥專業團隊,發展健康管理、經營、醫護人力派遣、醫藥衛材供應、醫療儀器租賃、遠距健康照護等五大業務範疇,成為一家提供整合性醫療後勤服務的企業。
先子後母?
端看當地資本市場成熟度而定
由此可見,推出讓市場認可的企業與服務若干年後,因為企業增長、國際能見度、集團營運等發展需求,母公司反而是在子公司之後應運而生。至於是要在子公司發展10年?15年?20年?30年之後才成立母公司,就要看子公司的發展,以及各地不同的經濟、財務、投資市場的成熟度,以及產業發展趨勢而定。
總體來說,不同階段,企業營運有著不同的需求,「以終為始」地一步步向前邁進,經過不同的里程碑時,都該替經營團隊與有遠見的投資人拍拍手,因為這些一步一腳印,在當下都看不出來究竟有何意義,不明白是否真的能夠讓經營團隊每日的忙碌與汗水化為甜美的果實,但回頭來看,穩步向前所累積下來的成果,都是經營團隊的智慧結晶,以及相當不容易的每次抉擇所搭建而成的堡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