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篇文章很有趣,在探討醫院是否應該建立一個社群式的會員管理系統。從行為的轉換,誘因的行程,再到醫病關係的黏著關鍵的討論。我認為在《智慧醫療的未來發展該何去何從?》已有相當不錯的例子,但我仍舊有些內容想補充。
Q:開業醫,帶走醫院病人?
首先,「醫師出去開業,究竟會不會把病人帶走」(帶走的意思,就是病人不再回這家醫院看診,而是轉往醫師新設立的醫院或診所看診,僅而降低了原醫院的營收與門診量)
關於這一點,我認為在2023年的台灣大型醫院的情境中,是很有可能的發生的。但是在一些自費大宗,或者是已經有強大品牌形象的醫院或診所,可能不太會發生,或是衝擊營收與門診量的情況較輕微。
良好病人旅程可能才是關鍵
我認為,有的時候民眾所希望體驗到、享受到的,並不是醫生本人的醫術而已。民眾更希望享有的是後端的一系列的流程,包括診療後的售後服務,以及進入機構的整體五感享受,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簡言之,就是文初所提到的那篇文章中,提到的病人旅程的體驗。
關於大品牌醫療院所的醫師出走,我認為這個問題,就像前中央健康保險局總經理,上騰生技董事長張鴻仁,針對健保經費的利用問題,常回答的答案類似「吃燒餅,怎麼可能不掉芝麻」一樣。
我正在感受跟體驗醫療世界的多元狀況,但是民眾在就醫過程中,究竟要的只是醫療人員的單點服務,還是病人旅程當中,每一個環節都被好好地關注,以及獲得適當/即時的滿足?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思考。
醫療服務無法量產,電子產品可以
智慧醫療產業從業人員,很希望幫助醫療服務提升效率,同時也有科技產業大老希望幫助醫療人員「睡覺的時候,也可以賺錢」,或換個說法「睡覺的時候,也可以救死扶傷幫助病人」。
對此,我十分認同。但是仔細觀察後就可以發現,醫療服務看似B to C,但整體的管理模式還是非常B to B。因此,究竟智慧醫療服務,能不能追隨消費性電子產品,採用一樣或類似的銷售模式,並且以網路病毒式地銷售拓展,我認為還有待大家持續剖析。
其中有一點很關鍵,消費性電子產品可以量產,但是主要投注許多時間與病人互動、診斷、治療、安慰、照護的醫療服務,似乎在量產的面向上,與消費性電子產品仍有差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