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筆者持續觀察各產業的創新領域,在如何創新之前,我們必須先檢視,企業或是單位對於創新的積極度,白話來說,就是想不想創新。對於創新的渴望,有以下三點可供各位思考,首先是企業對於現在發展的焦慮度,第二是組織對於未來發展的樂觀度,第三是企業文化與資源配置思維問題。
首先、企業對於現在發展的焦慮度
如果企業的目前營運狀況遇到瓶頸,衝不破眼前業績滑落的這堵高牆,那麼經營者就會思考轉換方向,或是繞過眼前的困難。想要繞過眼前的困難,就必須換條路走、換個方法走。換個方法,勢必就是要採取不同以往的方法,而這不同以往的方法,在許多情況下,就是創新方法。
創新方法的採用,不一定是完全迥異於原有作法,而是在原有作法之中,加入一點新元素,或是執行上透過新的人加入,激盪原有組織的思維,並且因為既有人手必須鞏固既有業務與業績,若能藉由新的人手協助新方向與事物的探索與突破,很多時候能夠發揮一加一真的大於二的綜效。
第二、組織對於未來發展的樂觀度
如果企業經營者沒有居安思危,對於組織未來的發展持過於樂觀的態度,那麼組織的創新程度基本上也很難提高。對於未來沒有危機感,現在經營狀況又相對穩定,那創新必須要去探索不熟悉的事物、投入未知數量的金錢、既有人力也必須兼著做更多額外事務,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很多計畫的結果就是做半套。
對於未來發展的預期過好,就會讓創新「可以不成功」。這種深層思維,會導致組織虛應故事、做表面工夫、只要老闆有看到個影子就好了,諸如此類的歪風漸起。
第三、企業文化與資源配置思維問題
如果組織文化偏向保守,那麼自然不會往高風險且不熟悉的領域挺進。若企業習慣於將資源投入CP值、性價比最高的事業單位,可能創造出不同價值的創新單位,自然獲得不了太多資源,在一般的情況下,也就長不大。
長不大、半吊子、死馬當活馬醫的狀況,就會讓創新人才開始殞落,同時由於持續做不出業績,「是否不要創新?」、「穩著來比較好!」、「反正我們現在也過得好好的!」等聲音就會逐漸淹沒與澆熄組織創新的熱情。
上述三種狀況是組織對於創新的態度,而企業該如何創新,筆者則認為,重中之重就是要號召一批全新創新團隊,其次給予明確的組織發展現況剖析,同時清楚定義未來成長輪廓與企業使命。
重中之重、號召一批全新創新團隊
正如上述所說,營運企業的過程中,有許多日常業務每分每秒進行中,既有經營團隊很難抽身思考創新,遑論執行創新任務。全新創新人馬的召集,代表的不是拋下既有團隊,而是有全新的一批人馬,能夠與既有團隊合作,向既有團隊請益、聆聽既有團隊的聲音,看看既有工作事項、流程當中,是否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進而思考該如何撰寫執行計畫。
全新團隊人才的跨領域特性,也是經營者必須時刻思考的核心。人都會有盲點,也會在某些情況下產生偏執與僥倖心理。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跨領域團隊可以互相提醒、相互溝通、彼此分工,最終能夠帶領團隊更專注趨向目標。
其次、給予明確的組織發展現況剖析
經營者與既有團隊,必須有能力且有意願清楚闡述組織發展現況,創新團隊在瞭解組織的前世之後,才有機會共創今生。然而,很多時候,既有業務的繁忙,總是讓既有團隊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能夠好好敘述或記錄既有工作的酸甜苦辣,以及希望創新團隊能夠協助之處。很多時候,既有團隊只想著瘋狂工作,趕快把事情做完就好、趕快讓本季目標達成即可、趕快抓緊有限的時間向前衝。
但正如許多產業前輩所說,要走得快就一個人走,但組織發展得越來越大,要走得遠就要一群人一起走。在傳統產業創新的過程當中,就是需要既有團隊與創新團隊的攜手,才有機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協助既有事業走出有機成長的泥淖,走向指數成長的新境地。
同時、清楚定義未來成長輪廓與企業使命
未來之所以叫未來,就是因為它還沒來。尚未發生的事情,誰能夠清楚說得準?但若能在集思廣益的過程當中,逐漸劃出企業發展的數字目標,以及未來輪廓,並且讓人員、人才、人物等組織內部各成員都理解、瞭解、並擁抱企業使命,那麼創新過程中的那些互相激烈摩擦、討論、爭執,都將被視為是養分,是往共同目標前進過程中的有意義事項。
定義問題,相當困難。筆者在企業中開始學著「圈地」,究竟是要多大的範圍?範圍之中有哪些有機物?無機物又有多少?範圍可以持續保持多久?這個範圍對於企業的短期、中期、長期意義又是什麼?諸如此類的琳琅滿目問題,組織經營者、既有團隊、創新團隊必須持續提問,也盡可能協助回答。
創新就是向黑洞中丟進無數的意念,期待在連光都會被吞噬的空間中,有一天它會吃飽,會吐出一些七彩的美麗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