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

【企業觀察】努力塑造創新環境,老闆首先要降躁


拜讀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洪論評所著《快速上手智慧健康照護》一書,其中提到Web1.0到Web3.0的發展,也提到有關資訊傳輸的內容,其實與企業營運極度相關,頗為發人深省。

溝通過程需要硬體+軟服務

在《智慧健康照護概論》一篇當中提到,一個完整的溝通過程包括4個動作與5個元件,其中4個動作為傳送、接收、編碼、解碼,5個元件包括發送端、訊息、媒介、「噪音」、接收端。

其中噪音,是大家很常忽略的元素。光是機器之間的溝通,就還有這因素,造成溝通不良,那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又何嘗不是呢?

大家想想平時,我們與同學、和朋友、及同事溝通的時候,是否有時候僅顧著自己講,沒有觀察到對方在聆聽時的細微神情?

溝通不良嗎?
先盤點生活中的「噪音」

會不會同學剛好昨天太晚睡、精神不好,所以我們分享的趣事,他/她只有聽一半。朋友可能昨天跟另一半吵架,心中正煩惱該如何和解,我們顧著分享工作上遇到的新鮮事,對方怎麼聽得進去?同事剛才被老闆交付重要的任務,還在思考該如何撰寫對策與執行細節,我們只顧著跟她/他說,等等中午要去哪裡吃飯,試想,對方又怎麼聽得進去?

睡眠不足,是噪音。感情生活狀況,是噪音。工作任務,是噪音。在如此多的生活噪音之中,想增加人際溝通之間的順暢度,以及內容的完整度,就必須要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看事情,或許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創新
不只需要扁平組織
更需要心無旁鶩及心領神會

沒錯,在講求即戰力與專注度的商業戰場上,我們家的事,我們要自己解決。老闆沒有必要幫我們排除。但事實上,很多情境底下,員工就是沒有辦法將心事,公歸公、私歸私。一定是會不經意地互相影響。

其實,員工其實都有在聽,只是老闆忽略了噪音這件事。而一般人之間的溝通,有時似乎也都沒有考量到這一層元素。「降躁」不僅是IoT物聯網設備之間溝通需要的設計,人際溝通之間一樣需要。

如果能夠心領神會、能夠彼此協調、能夠提高效率,那麼創意無限與靈感滿滿的團隊,又怎麼能夠不會有超級令人欽羨的執行效果呢?

書中還有健康生活與高齡智慧照護、長期照顧服務與物聯網影用、醫院管理與新式醫療資訊服務等篇章,真的是十分值得大家一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